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审计案例 | 消失的配镜收入

时间:2025年08月28日浏览次数:10

六月,炽烈的骄阳烘烤着城市。某市三甲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热浪,弥漫在空气里。经济责任审计组组长老张深知此次审计项目关乎民生,责任重若千钧。

医院账目繁杂,收费明细台账、药品出入库记录、设备采购档案等堆积如山。组员们迅速分工核查,键盘敲击声与纸张翻动声交织。午休时,组员张琪从茶水间回来,随口提了句:“二楼眼科眼镜专柜又排队了。去年我带儿子配镜花了1000多块钱,收银员让扫微信,说走不了医保。”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老张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桌沿轻叩,随即安排调取该院对公账户流水、往来账目等,重点核查眼镜专柜微信收款的资金流向。核查的结果令人费解:医院所有账户均无配镜收入记录。

“必须找到合作协议。”晨会上,老张的话简短有力,“不管是承包还是联营,总得有白纸黑字。”

审计组翻遍了后勤科近几年的合同档案、财务室留存的医院合作台账,甚至调阅了近五年的招标记录,均未发现眼镜专柜的相关文件。

按照审计程序,老张请该院院长协助。新任院长到任不久,推荐了任职10年的办公室李主任对接此事。但李主任含糊其辞,只说专柜是“前几任遗留”,暗示眼科主任赵某或许知情。

眼科主任赵某是位返聘专家,年过七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先客气地倒水,听到审计组的来意后皱眉:“我们只负责诊疗,卖眼镜是后勤的事。”当老张指出收款账户信息与他的个人账户信息相似时,他瞬间失态,高声道:“你们怀疑我?我干了一辈子,怎会做这种事?”一直回避账户问题。这反常之举,让线索愈发清晰。

审计组迅速调整方向,一方面按程序向局领导申请协查赵某个人银行账户流水,另一方面扩大档案查阅范围。很快,突破口浮现——审计组在翻阅5年前的档案资料时,发现了一份2018年的《合作意向书》,甲方为医院,乙方栏空白,但条款写明“眼科负责专柜日常管理,收入三七分成”。

几乎同时,银行反馈:赵某每月有近20笔入账转账,金额300元至2000元不等,时间集中在周末和工作日下午,与眼镜专柜经营时段契合。

“拼图齐了。”老张把意向书复印件和银行流水摆在桌上,“赵某利用返聘身份,没有正式协议,把专柜收入直接转入个人账户,五年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决定与赵某解除聘用关系,纪检部门也介入调查。

审计组离开时,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审计论坛 审计案例 | 消失的配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