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经验介绍

重点明确、研审结合,方能提升审计调查质效——参加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一点体会

时间:2025年02月27日浏览次数:10

相关背景:山东省审计厅2023年组织实施的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荣获了2024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该项目按照“摸清情况、揭示问题、补齐短板、提质培优”的工作思路,重点关注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产教融合、普职融通、资金保障、办学能力、就业升学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9.23亿元,向纪监和相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1件,涉及县处级干部2人、乡科级及以下干部33人、民办学校2所。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技术技能人才。2023年,我们开展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中,我们秉持“有解思维”,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着力提升项目绩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精准把握审计重点。首先,我们通过试审发现问题,优化审计方案。在项目启动之初,我们选定了潍坊市和菏泽市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市开展了试审工作。潍坊市的职业教育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涵盖了众多专业领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我们的审计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职业教育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及在人才培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与潍坊市形成对比的是,菏泽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职业教育投入有限,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存在明显不足。选择这两个试审地点,我们能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面临的不同问题,为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试审过程中,我们深入职业院校、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访谈等方式,发现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培养、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和优化了审计方案,使审计调查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我们坚持数据先行,利用大数据技术筛查微观与宏观问题。在审计调查中,我们构建了职业教育审计数据立方体:纵向贯通学籍、资助、就业等12个业务系统,横向整合人社部门用工数据、税务部门企业数据、市场监管登记信息。通过设定相关指标,搭建起“异常识别—关联分析—现场验证”的审计链条,形成91项业务操作指引和50项数据分析操作指引,为后续全面审计打好实践基础。微观层面,我们重点关注了学籍空挂、培训不实、实习造假等多项问题。如在审计学籍空挂问题时,我们利用Flink实时计算框架建立在校生行为画像模型,通过食堂消费、图书借阅、门禁记录、考勤记录、成绩信息等多源数据碰撞,可以有效发现“僵尸学籍”。宏观层面,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调查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及学生培养情况。我们收集了山东省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信息、招生就业数据、教学资源投入数据等,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二是做到研审结合。在项目启动之初,我们与山东省审计科学研究所、滨州职业学院的专家教授组成了课题组,申请了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课题,并以《审计视角下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对策研究》立项,围绕中职教育发展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将科研课题与审计实践相结合,以科研课题指导审计实践,同时在审计实践中分析和解决课题相关问题,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路径。通过将科研课题与审计实践相结合,我们提升了审计调查项目的绩效。这种相互促进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此次审计调查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发现了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审计论坛 主审手记 | 重点明确、研审结合,方能提升审计调查质效——参加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