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总理“三点要求”强化审计“三项监督”
时间:2013年06月24日浏览次数:140
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审计署考察工作及座谈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二是为国家看好钱财,促进俭朴政府建设。三是完善制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回味总理“三点要求”信心倍增。这既是一种期望和要求,更是一种鼓舞和动力。笔者以为各级审计机关应围绕总理“三点要求”,强化审计“三项监督”:
一、围绕“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促进廉洁政府建设”要求,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深度
李克强总理指出:腐败的主要表现就是权钱交易,要通过加强审计毫不留情地揭露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行为,揪住不放,深挖严查,让中饱私囊的人暴露在阳光之下,坚决清除侵蚀公共利益的“蛀虫”。
对于审计来说,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就要加大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力度。只有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才能触及灵魂、挖出“蛀虫”。尤其是对党政主要领导行使用人权、用编权、用财权的监督和检查,更要从加快推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等廉洁政府建设的进程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政或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着重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何,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目标完成及下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管理和监督情况的审计,看领导是否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职;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负债情况的审计,尤其账外债务、隐形债务、举债规模等情况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防止后遗症、烂摊子和糊涂账的发生、一走了之;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处置情况的审计,重点查处“大件变小、小件丢了”等国有资产变想流失现象,促进领导干部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五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重要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一言堂”、“三拍”等现象,促进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六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专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审计,着重检查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问题,促进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七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个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做好群众来信来访问题的调查与核实工作,重点查处“公事私办、私事公办”等不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现象,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二、围绕“为国家看好钱财,促进俭朴政府建设”要求,加强对“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查处硬度
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的职责是为老百姓办事,要把取之于民的钱更好地造福人民。政府俭朴了,用于群众的钱就能更多。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约法三章”,对各地方、各部门“三公”等行政经费使用情况加强专项审计,切实纠正公费接待、出国、购车中的违规行为,坚决制止新建或变相购建办公楼。
这就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年度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的落实上来,着重对各级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即对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支出情况进行深度监督和绩效分析,做到逢审必查、逢查必透、逢透必明、逢明必细。既要查资金流向,又要查人员、查勤廉,查有无渎职、失职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无论是谁只要违反党纪国法、财经纪律都要一查到底、动真碰硬,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对财政资金监管不力、用途不当、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等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对在贯彻落实惠民资金、惠民政策、惠民工程等上打折扣、找借口者要除恶务尽。
通过审计监督和结果公开,促进各级政府机关单位部门做到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办的事不办,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省下来的钱更多地用之于民、更好地造福人民,积极争做俭朴政府、俭朴机关、俭朴单位、俭朴人员的先行者、示范者。
三、围绕“完善制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加速倒逼各项体制机制建设与完善的推进力度
李克强总理强调:管钱、管权、管事,根本上还是靠体制机制,把权力涂上防腐剂。要以审计“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释放改革红利,推动建立不敢贪不能贪的机制。审计结果要向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向人民负责,公开的内容不仅要有“总帐”,还要有“明细”,让老百姓看得懂、好监督。
“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科学健全的体制机制下管钱、管权、管事。所以,作为审计监督要在“三责”联审中,加速“倒逼”各项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查制度全不全。着重检查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制度等方面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看管钱、管权、管事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是否存在任人唯贤的嫌疑,对拟提拔任用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实质性的验证,看是否符合民声民意,看一看群众支持不支持,严厉查处“暗箱操作”行为,杜绝选择人用人“一言堂”现象,把选人用人之权关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笼子里,促进党政干部选人用人制度更加科学求实。
二查制度实不实。对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实施的重大工作事项或举措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进行分析论证,看所谓的“民心工程”、“民生项目”是否符合民群诉求,是否进行公开听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等要求,看管钱、管权、管事制度实不实,着力查处在重大事项上“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等现象,防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贻害百姓。把管事、办事、做事之权关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笼子里,促进民主决策制度更加科学民主。
三查制度严不严。关注财政资金,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所以,现实工作中要紧紧抓住预算这个“牛鼻子”,不仅要关注预算编制及其执行的规范性、真实性、合法性,而且还要关注政府预算体系的严肃性、科学性、实效性。既要关注预算执行的过程是否公开,又关注预算执行结果的是否透明公。既要公开政府预算的“大盘子”,让民众知道政府要花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花的方向对不对,还要公开“三公经费”的“小账本”,从中检验制度执行的严不严,看中央“八项规定”、“约法三章”等重大决策落实情况,严查大吃大喝、公款消费等奢侈之风,防止超预算、超标准、超职权、超范围等的“宽松”一再发生,把财政资金的分配权、管理权、审批权、使用权等关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经法律的笼子里,促进财经法纪更加科学严密。